济南市森林公安局钢城区分局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济南市森林公安局钢城区分局>身边好人

杨树朋:担当奉献 谱写壮美之歌

  2018-04-01 13:00:0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杨树朋一家三代8位军人,他从小就立志当兵,保家卫国,家庭的影响让杨树朋从小就对军人有一份特殊感情。2001年冬季征兵的告示一公布,刚刚年满18周岁的杨树朋第一时间报了名,同年11月正式成为一名军人,在河南第20集团军某部“杨根思连”服役。

    作为“杨根思连”战士,老连长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在杨树朋心底深深扎根。服役期间,杨树朋始终沿着英雄的足迹赤诚追寻,在杨树朋的履历表中可以看到,入伍的15个年头,连队执行的重大任务,他一项也没落下过,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,集体三等功一次。

    2015年12月,当部队要求报名赴南苏丹参加维和任务时,杨树朋毫不犹豫地递上请战书,奔赴南苏丹在生死之间游走。2016年7月10日当天,原本不用参加当日执行任务的杨树朋,亲自找到连长说:“我是一名15年的老兵、11年的老党员,在这个节骨眼上,怎么能够待在后方,我必须要上!”就这样,他奔赴哨位,在这条头顶子弹密集、附近炸弹乱炸的生死线上连续奋战了11个小时,并身负重伤……当战友和赶来的军医将杨树朋拖到安全的地方时,他已意识不清,当地时间2016年7月11日9点24分,抢救无效牺牲。杨树朋用热血兑现了他当初加入杨根思部队时许下的铮铮誓言,用生命为军旅生涯画上句号。杨树朋常说:“当兵就是为了奉献,就要舍小家、顾大家。”杨树朋用他33岁的生命诠释了“忠诚担当,无私奉献”的好家风。

传家庭美德 做无私奉献好军属

    英雄的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,为了让杨树朋在部队安心工作,杨树朋家人对他给予了莫大的理解和无条件的支持。他们明白,选择了做军人家属,就等于选择了承担责任和默默付出。

    在父亲杨洪成眼里,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,他鼓励儿子好好为人民服务。“孩子说想去部队锻炼锻炼,我是名党员,他能有这种觉悟,我也很欣慰,就让他大胆去。”面对儿子的骤然离去,父亲杨洪成说,“儿子是合格的军人,他做了每名军人都会做的事,也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军装。为维护和平而牺牲,全家人都感到光荣。”

    杨树朋的妻子邹丽娜,因一张微信截图被人们熟知,得知丈夫牺牲噩耗,她回复给部队指导员:“我会照顾好家里人的,放心。我们等着把树朋接回家。替我向受伤的战友们问好,谢谢。树朋已经牺牲了,希望还在南苏丹的战友们,一定要注意安全,不要分心。”简单的话语,流露出无比的坚强和伟大。邹丽娜失去至亲,还不曾忘记组织和战士们,正如这名军嫂平常说的那样,只要国家需要,就义无反顾。邹丽娜也出身军人家庭,作为一名军嫂,两人从认识到2008年登记结婚,恋爱两年,见面却不足两个月,但她还是把一生交给了军人杨树朋,承受着聚少离多的相处。她说:“我对军人有天生的好感,和杨树朋第一次见面,就觉得他值得托付终生。”丈夫保家卫国在外,邹丽娜扛起了家里的一切,照顾老人、照顾孩子,又得打工又得侍弄庄稼。当被问及在有了孩子之后,有没有考虑让丈夫回到身边时,邹丽娜的一句话让人潸然泪下:“他喜欢的,我们做家属的就应该支持,既然选择了,就要忍受这种离别。”谁知,7月8日,邹丽娜和杨树朋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家常,竟成了最后的诀别。

    2010年儿子杨一鸣出生,杨树朋都无法亲眼看到,心里满是愧疚,他在给妻子的电话中,难以抑制兴奋地说:“等儿子长大了,也让他来杨根思连当炮手!”妻子曾带年幼的儿子到部队去看爸爸,儿子对每个穿军装的人都叫“爸爸”,因为在儿子的印象中,爸爸就是穿着军装的。杨树朋生前曾写过这样一段话:“我在‘杨根思连’当了10多年的炮手,把我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里,将来有一天我退伍了,也要把儿子送到部队当炮手。”在这样的熏陶下,杨树朋的儿子从小对军人非常崇拜:“长大了我也要向爸爸那样去当兵!”稚嫩的声音也回响着铮铮誓言,杨一鸣立志要像爸爸一样,上军校,穿军装,当军人……

    到杨树朋牺牲时为止,还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。“他是家中的独子,他走了,我得做好榜样,抚养孩子长大成人。”邹丽娜说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家庭中的一个人,可以带动整个家庭树立良好的家风,而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,则可以带动邻里、社区、甚至整个社会新风的树立。杨树朋作为军人,鲜少在家中停留,但他的力量远远跨越了现实的距离,从精神上影响着整个家庭;他的家庭也用自身的精神力量,熏陶着全国上下的人们。这就是家风所传递出来的无穷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