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承担的研究室、监督办、信息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名,调研工作被省委政法委、省法学会表彰为“地方法学研究先进集体”,个人被省检察院表彰为“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”,被共青团内江市委表彰为“内江市最美青工”,他就是四川内江市威远县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周测琦。

勤学苦练 争当“办案能手”
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的周测琦2011年进入威远县人民检察院工作。为尽快适应角色,周测琦主动承担起输案卡、录文书、作笔录等内勤工作,虚心向同事请教审查证据、分析案情、提审讯问等办案技巧和方法。“办案就是办人生,人民检察官要始终秉持正义、惩恶扬善”这句话,不仅是同事对刚进入检察院工作的周测琦的教导,也是他工作中一直秉承的理念。
进入检察院工作以来,周测琦主办和参与办理案件200余件,其中,办理重大、复杂、疑难案件34件。
办理的第一起重大案件让周测琦印象颇深。10余名社会闲散人员,在威远县城闹市区持刀聚众斗殴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。案发后,周测琦受令第一时间介入该案、引导侦查,快速破案。通过走访大量群众、实地查看斗殴现场、认真梳理案情,连续6天熬夜奋战后,一个长期在威远滋事斗殴的团伙浮出水面。而犯罪嫌疑人被捕后,却始终对作案工具、藏匿地点、组织邀约人、斗殴过程等拒不交代。仅有30天的刑拘时间和7天的审查逮捕时间让案情办理陷入尴尬局面。最终,周测琦通过与犯罪嫌疑人积极沟通交流,犯罪嫌疑人才将犯罪过程全盘托出。

潜心钻研 争当“调研骨干”
2014年,威远县盗伐、滥伐林木案件多发,季节性失火案件频发,生态环境治理形势严峻。长期以来,司法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上,加大了打击力度,但为什么一再发案、有增无减,且效果不明显?周测琦思考不能就案办案,更不能案件办完了,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,必须在打击犯罪与保护生态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。
带着问题,在查阅大量资料、请教专家教授、反复思考后,周测琦想到了林业生态“补植复绿”理念,即对认罪悔罪的嫌疑人,附加条件,让其补栽树苗,以暂时不逮捕的方式,修复受损生态。
这个理念一提出,迅速得到威远县林业局、森林公安局的积极响应。个案实施有成效后,为推动该项工作常态化、制度化,周测琦用了1个多月潜心起草并推动建立了《打击涉林犯罪与生态资源修复“两结合”工作机制》。
机制实施以来,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引导涉案人员补种林木树苗7000余株,老百姓森林保护意识也明显增强,涉林犯罪率急剧下降。该项创新做法,得到市委、省委及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肯定,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推广。

勇担重任 争当“工作标兵”
2015年5月,因研究室主任岗位空缺,工作一度停滞不前,威远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找到周测琦,希望他能承担起来。从台前转到幕后,面对新岗位,长期与文字材料打交道,加班一度成为工作常态,但周测琦也从不抱怨。除开展本职工作外,周测琦还主动承担起院里的依法治县、深化改革、机关党建、下派“第一书记”等工作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撰写各类材料40余万字,组织青年干警完成调研、分析报告300余篇,信息1000余篇,多篇信息被中办、最高检等上级部门采用,获省、市有关领导肯定批示。
“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政法干警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始终坚守初心、勇担使命、奋发进取,为内江政法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!”这是周测琦在内江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(市级专场)上许下的承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