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5-02 10:00:00
说起警察,大家肯定不陌生,但是管森林的警察,您了解吗?有人会问:“管森林的不是护林员吗?要警察干嘛?”在济南市林场就有这样一位森林警察,尽管只是80后,甚至不是我们本地人,但是自从穿上制服走进林场,十年来,几乎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给了这片森林,他就是森林警察王蓬。
独在异乡守林尽管凄凉 但是热爱
“森林公安专业性比较强,主要针对乱砍乱伐、盗砍盗伐、防火等与林木有关的涉林案件。”这样的话,王蓬不知道向多少人说过多少次了。对森林警察这个概念,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熟悉的。
王蓬是威海人,2005年从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,通过森林公安招考,被分到华山林场,穿上了一身梦寐以求的警服,一干就是十年。
王蓬说,记得去单位报到正值阴历七月十五,走在通往林场的山路上,耳边不时传来鞭炮声,他的心情格外复杂。“那时林场的路没有硬化,到处是平房,而且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瓦房,想买个包子吃还得走十几公里下山,与之前的环境差距特别大。”
刚到林场的王蓬有些不适应,期间还闹过笑话。他问同事:“这里哪里有抽水马桶啊?”顺着同事手指的方向,他找到了院门外的茅坑。他还清晰地记得,他一人住在值班室,山上各种声音不绝于耳,老鼠不停地在乱窜,“晚上吓得不敢睡觉,身在异乡感到特别凄凉。”
从光鲜的城市走进山沟,王蓬的心理落差特别大,曾想过辞职回家,但想到许许多多的人都曾为了这片森林默默付出,想到自己所学的专业,想到身后这片美丽的森林,热爱还是占了上风。
为了这片森林 要坚持下去
2009年森林公安机构调整后,王蓬所在的华山林区派出所不仅要管华山林场,还要处理方下、杨庄、寨里、大王庄、羊里五个镇的涉林案件,进行防火期宣传教育等。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是防火期,作为一名基层森林警察,王蓬与林场职工轮流执勤,吃住在山上,由于这段时间突发性比较强,有时好几月都不能下山,“三四月份是森林防火业务最繁忙的时候,24小时备勤。以前没有车辆,很多情况下都是坐着林场职工的摩托车上山巡逻,遇上崎岖不平的山路,只能步行。现在通了公路,巡逻方便多了。”
王蓬说,随着国家对保护森林资源的不断重视,村民到林场乱砍乱伐的现象很少了。但是,很多村民不了解,根据国家森林法规定,除了房前屋后自留山、自留地的柳青树木之外,哪怕砍一棵树也需要办理林木砍伐证。“巡逻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。村民说,我们买树苗时没有一分钱补贴,树苗成材了,砍树咋就成了违法行为?”面对村民的不理解,他们只能耐心解释,“像这种情况,您必须得办理采伐证,我们也是根据国家法律执行的。”有的村民解释一遍就明白了,有的村民却不听劝告,甚至不配合工作。“我们只能一遍一遍地解释,直到村民理解为止。森林是大家的,有每个人的理解,才有长远的利益。”
为了工作 只能愧对家人
工作十年来,同事间的帮忙照顾和家人的支持让王蓬一步一步咬牙坚持下来。说起家庭,这个有着高大身躯的硬汉多了一丝柔情。作为独生子,工作以后,王蓬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陪在父母身边。他与爱人是大学同学,一直两地分居。这些年,给家人打电话用的不同面值的长途电话卡达一百多张,总价值一万多元,火车票和汽车票更是数都数不过来。“当时用手机直拨长途很贵,冲上100元话费,没几天就用完了。儿子两岁了,可我陪他的时间太少。媳妇常说,孩子现在这么调皮,就是缺少父爱。‘子不教,父之过’,孩子不听话,说明我这个父亲做得不到位。”王蓬说。
“2007年,我母亲得了一场大病,住院了,但不让父亲告诉我,怕影响我工作。直到要进手术室,父亲才偷偷给我打了电话。”王蓬说,正好当时不忙,他请假往医院赶,倒了四趟车,终于到了医院。
王蓬一直在医院待着,陪在母亲身边,因为他知道,一旦回去工作,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来看母亲。母亲在医院待了很长一段时间,由于工作的关系,王蓬仅去过两次。王蓬说:“父母还是很理解和支持我的,可是越这样,我的心里越觉得愧疚。”
上一篇:返回列表